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搞农业不扒层皮,就别想挣到钱?这组收益清单赤裸裸地揭开真相!

    信息发布者:耕耘树艺
    2020-04-09 18:28:08   转载

    有人质疑搞农业不扒层皮,就别想挣到钱,有人在抨击“做农业今年挣到钱,明年让你一下回到解放前”。


    当然也有人看到了农业的未来前景让能承担风险的、有胆识、有能力的人去弄一个像工厂那样的农业”,当下比较火的农业工厂到底怎么回事,一起来看!



    既然有人说搞农业不扒层皮,就别想挣到钱,那么农业赚钱难,到底难在哪里?大致归结于三个原因:


    • 投入成本逐年增大

    • 种植管理难统一

    • 农产品交易自由且散乱



   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,农村、农民、农业发生了巨大转型。


     

    总而言之,就是农业由传统的“分散”向“集中”转变转变之后,规避了传统农业模式之下的弊端,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:


    • 提高农产品品质

    • 增加种植商品率

    • 满足市场需求

    • 统一机械化管理,减少人工投入,节约生产成本

    • 根据市场消费情况,统一采收、加工、销售,掌握主动议价权,增加种植收益


     

    在这种集中转型中,产生了一个词叫“农业工厂”

     

    所谓农业工厂,其实就是以工业化的方式来运营农业。零散种植户将土地集中流转在一起,成为工厂的经营者或工人,通过整合资源,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、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度密集型生产方式,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。



    给大家看两个案例!

    案例一:


    “今年我家2个大棚的西红柿都赶上了好价钱,平均四块多一斤,预计能收入13万元。”3月18日,在宁阳县华丰镇南良父村,菜农岳艳满脸笑容对记者谈起了今年西红柿的收成和价格。这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,已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。


    今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.7万元,老百姓的腰包也因种西红柿鼓了起来。提起越来越好的日子,岳艳由衷地说:“俺村多亏有个‘西红柿书记’,没有他我们的腰包可鼓不起来!”


    南良父村有620户2051人,耕地3080亩,村民多靠种小麦玉米为主,全村人均收入较低,是名副其实的“空壳村”。2009年,乔贤华担任南良父村党支部书记,毅然挑起带领村民治穷致富的重担,他当时就暗下决心: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。


    要想致富,要在土地上做文章,俗话说一亩菜十亩田,在多番考察后,乔贤华决定带领村民走发展蔬菜大棚的路子。


    自己干不难,可要带领大伙一起干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关键是要赢得村民信任,乔贤华自掏腰包带领村民到寿光等地参观学习。“万事开头难,对村民来说建大棚一没经验二没资金,想要说服大家是不可能的。”乔贤华说,为了鼓励村民的积极性,他带着村干部两人一个大棚率先干起来,村民看到村里建大棚有决心、有真事,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,纷纷要跟着一起干。


    发展大棚前期需投资5、6万元,很多村民负担不起。为此,他多方协调,在镇政府帮助下,带领村民从农业银行以三户联保的方式,每户每棚贷款5万元。村里又筹资近100万元,新建变电室,修建棚区道路、整修排水沟,完善配套设施,首批就建起了127个大棚,当年实现平均收入过万元。


    看到别人家种植大棚获得实实在在收入后,彻底激起了村民种植西红柿的热情。“大棚就像变魔术一样,一下噌噌冒出来,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来种起了大棚。”乔贤华说,短短一年时间,村里流转土地1000亩,建起了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种植基地。


    在蔬菜大棚里,记者看到菜农殷传斌数着卖西红柿所得的一沓钞票,高兴地对记者说:“虽然今年情况特殊,但村里把困难都想到了,疫情期间村两委安排专人给我们发放农资,聘请农技专家线上线下提供技术指导,大棚里农活一点儿也没耽搁。我这4个棚一年种两茬西红柿,一茬种大的,二茬种小西红柿,一年能卖25万块钱!”殷传斌是村里第一批种植西红柿大棚受益的村民,从最开始的1个棚,发展到现在的4个棚,如今是越干越起劲儿。



    为保障农户的销售利益,乔贤华创办了华良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,不但免费聘请蔬菜专家为菜农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,还从化肥、农药、棚膜等农资供应到蔬菜育苗、管理、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,仅这一项就增加全村人均收入5000多元,村集体收入10多万元。紧接着,乔贤华依托合作社带领村干部跑市场,现在不仅是省内,就连上海、天津等全国各地的客商都赶来收购西红柿,菜农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

    发展高标准设施蔬菜大棚、本地自主交易、蔬菜产销一体化,乔贤华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“党支部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富民强村路。短短几年里,大棚规模从当初的127个增加到如今的650个,2019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8万元,大棚单棚经济效益达到6万多元,解决就业1000余人,实现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。


    谈及下一步计划,乔贤华信心满满。“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,拓展种植品种,拓宽销售渠道,带领全村村民,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,让大家都可以通过产业脱贫致富。”


    案例二!

     

    四川省花茂村,是一个拥有800多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、400多亩脆红李基地、60亩草莓采摘基地等20多项产业的村子。这里的村民不仅是农民,也是“工人”。

     

    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彭龙芬坚信,要脱贫,必须走产业发展的路子。而这条路,必然是通过有技术、有资金的人引领而实现的。



    彭书记说,如果是露天种植,一亩地一年,除去各种成本,经济效益在2000元~3000元。但如果换成大棚种植,经济效益可以达到15000元一年,这个效益将足足翻了5-7倍。

     

    但是,恒温的大棚要实现全年高效利用,并且顺利销售种植的蔬菜,单靠农户的力量并不够。“需要流转村民的土地,让有技术有资金的人大规模开发。”有了这样的理念,村里陆陆续续开发了800余亩大棚蔬菜,打包的成品蔬菜远销广州、上海、山东等地。

     

    “农业工厂”成了农业产业化的新风向,让村民可以在家门口“上班”,也为产业脱贫开辟了新路子。



    对于如何发展“农业工厂”,花茂村书记有以下建议:


    首先,农业工厂的经营者或工人,最好是本地人。一方面是因为本地人对当地环境和各方面情况更为熟悉;另一方面,本地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让农业工厂的推行更加顺利。

     

    其次,尽可能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,或者争取村里有名望的人的协助。这样可以让农业工厂辐射到更多的村民,聚沙成塔,形成更好的发展效应。



    最后,农业工厂的关键是产业化。单纯的种植或养殖在村子里不但很容易被人抢生意,还很难摆脱被模仿的命运。因此,产业化才是农业工厂的方向,创业者需要利用产业化思维打动整个产业链和资源,突出差异化,形成核心竞争力。

    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,充当城市建设的“农民工”;土地被其他产业征用、荒废等,利用率逐渐降低;农产品不断发生低价滞销惨象。
     
    “农业工厂”、“休闲农业”、“田园综合体”、“国家公园”等新型农业体,是农业人在为未来农业发展做出的探索。

    加上各大行业大佬纷纷进军农业,无不印证着转变背后隐藏的商机,未来做农业最有“钱”途,就看怎么做!
     
    未来,农业的路该如何走?欢迎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!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